【形势要点:保监会将收紧寿险牌照发放】
据路透社报道,三位知情消息人士称,中国保监会对保险商新许可证的发放限制越来越严,希望藉此降低部分业者的激进经营和投资行为带来的风险。对部分险商收购资产和交易行为的担忧,以及对新的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的重视,是中国保监会采取谨慎做法的部分原因。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称,保监会已对保险业做出表态,在现有业者符合今年稍早推出的偿付能力等规定之前,保监会不愿大量发放新执照,业者必须在明年完全合规。据路透对监管数据分析所得,今年中国保监会颁发了八份新保险许可证,无一是颁给寿险公司。去年颁发了13份许可证,其中有三份是属于寿险公司。咨询服务公司韬睿惠悦(Willis Towers Watson)亚太地区保险咨询和技术部门总经理Richard Collis亦表示,新的许可证发放速度已经减慢,目前排队等候的申请超过80份。Collis称,新许可证的申请队列中,除了新申请者外,还包括要扩大业务覆盖区域的保险商,因为每进入一个新的省份,就需要获取单独的许可证。收紧发照的背景是,一些知名度不高、且海外收购经验有限的中国保险业者加大力度寻求海外非人民币计价资产,并在国内投资于高风险、与影子银行相关的资产。这些为了追求更高回报的举动,已经促使投资人和评等分析师对于业者资产负债表上资产负债可能不匹配的情形表达关切。过去几个月,中国保监会在批评业内部分行为时格外不假辞色,称相关业者是资本市场的“野蛮人”,抨击业者过度强调提升获利。保监会本月起还暂停了恒大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委托股票投资业务,并暂停另一家寿险商的万能险业务。保监会针对保险商的新资本、风险管理和治理制度要求保险公司筹集更多资本缓冲、评估并可能重组资产,由于小型保险商难以达到新要求,这或许能促进行业整合。新规则将要求在运营和技术上进行很多调整,最终将决定中资保险商将运行的产品和市场类别。评级机构惠誉本月在一份报告中说,大型中资保险商拥有更强的偿付能力,小型保险商通常在低利润率市场展开竞争,承保利润有限,由于业务急剧增长,他们可能面临资本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