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收购迪士尼传闻看“内容为王”时代】
据《纽约邮报》日前报道,美国电信业巨头Verizon有意收购迪士尼公司。实际上,这不是第一次传闻Verizon要收购迪士尼了,早在今年4月就曾有过类似传闻。一位知名银行家表示,尽管听起来有些捕风捉影,但不要将Verizon发起要约收购的可能性排除在外。
作为全球最大的综合娱乐集团之一,迪士尼早已不是一般人印象中的普通动画公司,而是拥有“媒体网络”、“主题乐园”、“影视娱乐”以及“消费品&互动媒体”等4大主营业务的综合娱乐业巨头。过去三年间,除了“消费品&互动媒体”板块,迪士尼其他三大主要业务的营收均稳步增长,至2016年其总营收已高达556.3亿美元,净利更是从2015年的83.8亿美元猛增至2016年的93.9亿美元。
把迪士尼与中国的互联网龙头企业BAT做个比较,能显示迪士尼公司强大的赢利能力。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在最近财年的营收分别为101.8亿美元、229.6亿美元和219.2亿美元,BAT加起来总营收为550.6亿美元,尚不及迪士尼一家的556.3亿美元。净利润方面,迪士尼也以93.9亿美元超过BAT三家中的任何一家,比最接近的阿里巴巴63.4亿美元净利润高出48.11%。
有市场人士分析,Verizon收购迪士尼的传闻不靠谱。虽然Verizon在2016年实现了1260亿美元的营收和131亿美元的净利润,均高于迪士尼,当前1780亿美元的市值也略高于迪士尼的1600亿美元。但Verizon的业绩在持续下滑,净利更是较前一年下降26.58%;此外,Verizon的自由现金流在2016年底只有51亿美元,这对赢利能力很强的迪士尼则显得不够。
虽然收购传闻还难以确认,但即使是传闻,这一消息也仍然值得琢磨:为什么迪士尼成为收购者眼中抢手的“肥肉”?迪士尼的内在价值特点是什么?这个看似传统的公司,代表了未来的何种趋势?
在安邦咨询(ANBOUND)的研究团队看来,答案并不复杂——内容。迪士尼是一个综合娱乐公司,它提供的则是美国和全球市场所需要的“内容”——娱乐内容、大众文化内容、消费体验内容!正如AT&T的CEO Randall Stephenson在收购时代华纳时所言:“不管媒体版图如何演变,我们相信优质内容都会一直赢下去。”像Verizon和AT&T这样的传统电信运营商,它们在当前最缺的正是优质内容。
颇为讽刺的是,传媒界虽然做的是内容生意,但至今仍然坚信“内容为王”的人却是传媒界之外的人(如比尔•盖茨这样的大师级人物),在互联网时代受到打击的传统传媒界,反而对“内容为王”充满怀疑和自我否定。
在研究为主业的安邦咨询,做的实际上也是“内容”产业,立足于信息跟踪和分析的智库研究,向社会和市场提供的是服务于决策的精品内容。在我们看来,不管信息传播的渠道和形式如何变化,好的内容永远是王,是满足人和机构的信息需求、服务于决策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时代,传播内容的渠道、技术、平台不一样了,内容传播的形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内容产业也需要因时而变。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再加上智能移动终端的突飞猛进,一下子使得信息制作和信息分享变得前所未有的便利,这种形式上的巨大变化,迅速扩张了信息的传播群体和信息受众。但渠道和平台建得再好,如果没有好的内容在上面呈现,就象花大钱修建了高速公路但没有载人载货的汽车通过一样。当新媒体的渠道扩张和竞争达到一定程度后,新的信息世界又重新开始对内容提出更高的要求。
实际上,迪士尼的发展也得益于以内容为核心的并购。早期,迪士尼收购了小熊维尼版权(在迪士尼的消费板块,90%的收入来自授权,其中80%来自米老鼠和小熊维尼两大卡通形象);上个世纪90年代,迪士尼以19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ABC,后者拥有全球最大的体育媒体ESPN80%的股份,这笔收购案使得以内容为主的迪士尼同时拥有了内容传播渠道。此后,迪斯尼在2001年斥资52亿美元收购了FOX家庭频道(也是内容传播渠道)。2006年、2009年和2012年,迪士尼分别以74亿美元、42亿美元和41亿美元收购了皮克斯动画、漫威工作室和卢卡斯电影公司——这些收购对象都是优秀的内容制作商。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安邦咨询的研究团队曾经说过,现在的时代是一个“内容为王,传播为道”的时代,当大量的投资和风险资本建好了各种“道”之后,市场的需求重点将重新转向“内容”。因此,只要能提供精品的内容,将有更大的可能居于王者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