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要点:外资对中国扩大金融业开放表达乐观预期】
如果横向比较,中国金融业的开放度相对较低。以银行业为例,截止2016年底,外资银行资产占全国银行类机构总资产的1.3%,该占比远低于OECD国家平均高于10%的水平。根据中国现行法规,境外投资者入股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其单一外资股东持股比例不能超过20%,多个外资股东合计持股比例不能超过25%;证券公司与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不能超过49%;寿险公司外资持股比例不超过50%。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在不同场合释放了扩大金融业开放的信号。国务院于今年1月17日发布《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将重点放宽银行类金融机构、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保险机构、保险中介机构外资准入限制。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也在今年2月26日对外界表示,准备逐步提高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股比上限。银监会主席郭树清于10月19日在十九大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讨论会上表示,过去五年外资银行在华发展总体稳健,但在中国银行业市场中的份额下降,这不利于促进银行业竞争和结构优化,因此要加大银行业对外开放程度,在外资银行持股比例、设立机构等方面进行改革开放。自然,外资对这一表态表现出浓厚兴趣并表达了乐观预期。比如,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亚太地区副主席李晶表示,如果中国政府把外资金融机构投资中资银行的比例从25%提升到30%至35%,证券行业上限提高到50%以上,对于中国与海外的金融机构而言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