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下 中国经济景气明显上升
关于中国经济金融形势,《报告》认为,2017年,在外部需求明显好转、新旧动力共同发力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等因素带动下,中国经济景气明显上升,预计全年GDP增长6.8%左右,比2017年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宏观经济政策将保持稳定。财政政策将更加注重对环保、脱贫等领域的支持,防范地方财政风险,完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货币政策将与宏观审慎政策、监管政策一道,保持货币信贷稳定增长,加强监管协调和防控金融风险。预计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6.7%左右,比2017年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在平稳增长(可谓“静”)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可谓“动”)。
2018年是贯彻十九大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年,也是政府换届之年,各方面加快发展的动力和意愿将显著增强;进入新时代,国家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新兴行业将继续快速增长,新动能持续增强;受政策扶持力度增大、消费非物质化加快等因素的促进,服务业将继续较快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政府在扶贫、农村、环保等领域将继续增加投入,“补短板”力度加大。在以上有利因素驱动下,2018年中国金融市场将会出现以下趋势:货币信贷“不松不紧”,融资结构更趋均衡;流动性维持紧平衡,资金价格易升难降;债市融资功能有所恢复,但难以走出低迷行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承压,双向浮动特征更加明显。
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调整、传统动能由强转弱、货币金融政策易紧难松、环保督查力度加大等都将给经济带来不确定性,2018年经济金融领域也有三大不容忽视的风险。
资金约束:2018年面临的主要是“钱”的约束,在金融去杠杆、防范风险大背景下,金融政策易紧难松。
政策超调:当前中国金融市场风险有所缓解,股、汇、债、楼“四市”波动明显减小,金融风险的跨市场跨行业跨境传递也有所好转,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开始下降,因此,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和监管政策在保持大方向不变的同时,要有足够的前瞻性和灵活性,贯彻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宏观调控有度”的精神,谨防因三大金融政策同时发力而导致政策“超调”。
环保风暴:环境污染问题不是一天造成的,解决这一问题也不能一蹴而就。既要贯彻“建设美丽中国”的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也要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提高准入标准并严格执行,通过制度“治污”,避免环保政策因经济和政治周期而出现“运动式”变化,进而对企业经营、就业和经济发展产生过大的冲击济发展产生过大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