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加快增长 处于从亚健康走向完全健康关键时期
关于全球经济金融形势,《报告》认为,全球经济加快增长,处于从亚健康走向完全健康关键时期。2018年将迎来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过去10年,全球经济经历了严重的衰退和漫长的复苏之路。
回顾10年来经济疲软背后的深刻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从供给侧看,制约因素包括人口增长及结构变化、金融监管收紧、环境与资源约束强化、科技变革缓慢等;从需求侧看,消费、投资和贸易增速均同步放缓;非经济因素的重大干扰,过去10年全球治理、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都进入多事之秋,短期性的非经济因素频发,持续对全球经济复苏带来干扰。
随着美国特朗普政府积极财税新政推出,欧美大银行更趋稳健,新兴市场稳定性增强,《报告》预期2018年全球经济将继续复苏,呈现如下趋势:
第一,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1%左右,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将持续回升。初步估测,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约为3.0%。预计2018年将略微加速至3.1%,增速将明显高于过去十年2.3%的平均水平,也高于1980-2017年2.8%的平均水平,但明显低于2003-2007年3.6%的水平。得益于实体经济复苏、多边与双边合作推进,预计2018年全球货物与服务贸易增速为4.1%,明显高于2012-2017年3.3%的平均水平,但低于1980-2017年5.3%的增速。受经贸增长回升、跨国企业利润增长、金融机构信贷和资本市场融资活跃的推动,预计2018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FDI)将复苏,预计增长3%左右。
第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依然较大。发达经济体有望呈现全面复苏态势,但力度依然偏弱;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有所加快,但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性。
第三,全球通胀水平继续保持相对低位,达到3.3%左右。由于实体经济复苏力度依然不够强劲,全球失业率尚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大宗商品市场依然处于供求失衡的状态,其价格不存在大幅上升的压力,因此全球通货膨胀水平依然处于低位,预计2018年全球CPI平均涨幅为3.3%左右,略高于上一年3.1%的水平,但远低于金融危机前五年中4.0%的平均水平。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由于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和市场需求,预计2018年CPI平均涨幅为4.4%;发达国家由于就业未完全复苏、投资消费需求动力不足,预计CPI涨幅为1.7%。
《报告》预计,各国经济差异化发展将逐渐改变世界经济地域格局,世界经济重心将再次东移,到2050年中国将与美国、德国一起位列世界制造强国。全球主要国家杠杆率总体攀升,发达经济体呈现私人部门去杠杆、政府加杠杆态势,新兴经济体私人和政府部门杠杆率同步增长。全球股市持续飙升,与经济走势背离,相关风险不容忽视。